基本方法
满足产品的使用性能是焊接材料选用的主要依据,其中使用性能包括:强度、温度、腐蚀性、载荷性质。这些数据在压力容器设计图样的数据表中都有明确地体现。仔细阅读产品的数据表,掌握产品的使用需求,是选择焊接材料第一步必做的事。
首先查阅母材的执行标准,掌握母材的性能(力学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等)、化学成分,必要时可以计算其碳当量,为后面进行焊接工艺的制订提供数据。根据被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强度(抗拉强度 Rm、屈服强度 Rel) 和韧性(冲击试验温度、冲击吸收功)选择相匹配的焊接材料。这样选择的焊接材料就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不必考虑其他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匹配”与“相近”、“相同”几个概念的区别,"匹配"指的是该被焊材料的专用焊接材料,按焊接工艺要求焊接后,可以得到与母材具有几乎相同的性能。这是一种最为简单且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从焊接规程和焊接材料生产厂家的样本中很容易查到某一母材对应的焊接材料;“相近”是指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相近,但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偏差量不易控制,造成一种母材可以使用多种焊接材料;焊接材料与母材完全"相同"的很少,只有在钨极氧弧焊时偶尔使用,这是由焊接特殊性造成的。
特殊性
小型制造企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产品批量小,金属材料的种类多,消耗的焊接材料少。如果按照每种母材均匹配的原则选择焊接材料,对应的焊接材料也很多。对于非批量生产的企业,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增加采购的难度。单件生产所需的焊接材料的相对很小,但为了保证足够的生产效率和工艺需要,又会有很多的种类、规格。②检验费用增加。每次每批材料进场,都需要检验,对有些特种设备如锅炉、三类压力容器等需要进行复验,会产生很大的费用。③管理难度增加。为了实现焊接质量的控制,对每批材料都需要分别保管。同时也给编制采购计划增加难度,采购量控制严格,即使缺少一根焊条,也要重新采购;采购多了增加了焊材库的容量,增加了流动资金的占用,有些甚至永远留在焊材库中相当于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对于焊接工艺人员就需要对被焊接材料的性能、被焊接的产品有全面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