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
1:工艺管道:进出装置的原料、成品、中间产品、溶剂、化学药剂、工艺用水和催化剂等管道;联系较远(DN≥50长度大于6m)设备之间的工艺管道;安全泄放和工艺过程产生的烟气、废气和废水等管道。
2:公用工程管道:蒸汽、凝结水、净化风和非净化风、氮气、循环水和新鲜水、软化水、热载体油、燃料气和燃料油等。
3: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
布置原则
1:大直径输送液体的重管道应布置在靠近管架柱子的位置或布置在管架柱子的上方,以使管架的梁承受较小的弯矩。小直径的轻管道,宜布置在管架的中央部位。由于小直径管道的跨距常小于管架的间距,因此这些小管的位置还应考虑能利用大管来设置中间支架。
2:比较经济合理的设备平面布置都是在管廊的两侧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因此顺理成章与管廊左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的左侧而与右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的右侧。管廊的中部宜布置公用工程管道。
3:对于双层管廊,通常气体管道、热的管道宜布置在上层,液体的、冷的、液化石油气、化学药剂及其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宜布置在下层。因此公用工程管道中的蒸汽、压缩空气,瓦斯及其他工艺气体管道布置在上层,其余的公用工程管道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联系的设备嘴子的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以便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
4:在支管根部设有切断阀的蒸汽、热载体油等公用工程管道,其位置应便于设置阀门操作平台。对于单侧布置设备的管廊,这些管道宜靠近有设备的那一侧布置。
5:需要热补偿的管道不能局限于在管廊范围内考虑其补偿方式,应当从管道的起点至终点对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补偿方案,例如分段自然补偿或自然补偿加“U”形补偿器。多根需要设置“U”形补偿器的管道宜并排布置。管径较大温度较高需要较大的“U”形补偿器的管道宜放在外侧,反之放在内侧以便于成组地设置“U”形补偿器。当管廊宽度较大时,这些需补偿的管道的位置应适中,以免弯管伸出的臂长过大。因为弯管的臂通常是支承在管廊的侧梁上的(见下图)。
6:低温冷冻管道,液化石油气管道和其他应避免受热的管道不宜布置在热管道的上方或紧靠不保温的热管道。
7:个别大直径管道进入管廊改变标高有困难时可以平拐进入,此时该管道应布置在管廊的边缘。
8:管廊在进出装置处通常集中有较多的阀门,应设置操作平台,平台宜位于管道的上方。对于双层的管廊,在装置边界处应尽可能将双层合并成单层以便布置平台。必要时沿管廊走向也应设操作检修通道(走台)。
9:有孔板的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上方靠近走台处或靠近管架的柱、梁,以便设平台、梯子。
10:沿管廊两侧柱子的外侧,通常布置调节阀组、伴热蒸汽分配站、疏水站伴热水分配站、热水回水站及取样冷却器、过滤器等小型设备。
11:敷设在管廊上的管道改变管径时应采用偏心大小头以保持管底标高不变。
12:敷设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可通过调整管托高度或在管托下加型钢或钢板垫枕的办法来实现。对于放空气体总管(或去火炬总管)宜布置在管廊柱子的上方,以便于调整标高。
13:在布置管廊的管道时,要同仪表专业协商为仪表槽架留好位置。当装置内的电缆槽架架空敷设时,也要同电气专业协商并为电缆槽架留好位置。
14:当泵布置在管廊下方且泵的进出口管嘴在管廊内时,双层管廊的下层应留有供管道上下穿越所需的间隙。